历史查询
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 >> 财经资讯 >> 浏览文章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全球交易所频现“闪婚” 行业竞争愈加激烈
作者:杨博   来源:中国证券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年02月16日    【字体: 】   
 

■ 记者观察

未雨绸缪迎接全球交易所竞争

 2月9日,接连传出德国交易所与纽约交易所、伦敦交易所与多伦多交易所拟进行合并的消息。在拟进行的合并中,长期以来一直居于全球证券市场龙头老大地位的纽约交易所相对地处于弱势地位,显示了昔日霸主竞争力衰退、影响力下降的事实。这些案例反映出全球证券市场和交易所之间竞争的大趋势。对于任何有雄心的交易所来说,这都是一个具有刺激性的消息,对于中国交易所同样如此。

处于政策保护之下、相对封闭的中国交易所,似乎还感受不到激烈竞争的压力。国内市场还不是一个开放的市场,交易所实行的会员制,并未进行公司化改造,国际交易所无法染指;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交易所提供了巨大的潜在上市资源。在这场席卷全球的交易所并购潮中,国内交易所似乎可高枕无忧。但这其实只是假象。大批优秀企业赴海外上市,大量优质上市资源的流失,已显露出国内市场存在的市场化程度薄弱、行政管制过度、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机制扭曲等各种缺陷,归结起来就是竞争力不强。

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依赖于直接融资,且融资规模不断扩大,资本市场及相关业务快速成长,增长空间非常之大。而中国证券市场,尤其是交易所业务,受管制程度可能也是新兴市场中最高的。无论是交易所原有产品市场的扩大,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链的形成,乃至交易所产业组织的建设,都处于过度管制、发展不足、功能低下状态,市场组织高度分割,呈碎片化,举例来说,债券交易的清算分属多个机构,即高度分割又不是自由竞争。

拜中国经济调整发展之赐,中国的交易所和证券市场规模巨大,但如果没有竞争力,业务可能被蚕食掉了,上市公司可以多地挂牌、多地交易,体外循环,资金可能外流,导致本地市场空洞化,本土的金融资源、发展潜力外流,金融中介功能被弱化,国内的中介机构也将被取代。特别是中国如果不尽快发展衍生品市场,等到国外交易所布局完成,参与者将在别国市场上交易我国产品。

实际上这种苗头已经出现,国内企业“出海”上市明显增多。国际板是提高上交所竞争能力和服务能力的一步,但与国际交易所相比,国内交易所在整个运作机制上仍显落后,如果不能抓住机遇,谋求改革,有被淘汰之虞。(记者 周松林)

 
0% (0)
0% (10)
上一篇文章:欧央行下任掌门悬空 货币政策面临两难
下一篇文章:小心,美国的TPP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