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查询
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 >> 财经资讯 >> 浏览文章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负利率赶走定期存款 银行流动性风险日增
作者:佚名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年10月29日    【字体: 】   
 
分银行信贷投放并未减速,同时积极拓展理财产品,做得越多,存款出去的也越多。“资产业务快速增长,而负债业务并未像往年一样快速跟进,就会出现资金头寸紧张。”

  而公司类债券的发行也助推了流动性风险的上升。连平指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公司债、企业债等公司类债的发行,在今年都保持一定的增速。该类业务在抵消掉相关贷款业务的同时,也使派生存款随之消失。

  对于中国银行业长期存在的“短存长贷”现象,业内人士表示,短期内或许很难改变。

  近期,虽然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加息措施,尤其是中长期存款利率升幅较大,并且房地产调控新政使居民住房按揭意愿有所下降,但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中国仍然处于“负利率”的状态,中长期贷款冲动仍然较为强劲,而存款的吸引力则相对较弱。除非未来多次加息,“负利率”状态消失,且加之其他如坚持房地产调控、有效遏制产能扩张等,“短存长贷”的局面可能会有所减轻。

  “冲时点”扭曲风险监控

  与此同时,上述消息人士称,银行月末、季末存贷款“冲时点”的做法仍然大行其道。这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银行体系的风险监控功能,掩盖了流动性风险的真实情况,不利于风险暴露。

  该消息人士告诉记者,许多银行“规模情结”根深蒂固,热衷于市场排名和份额,片面倚重时点规模考核,导致高息揽储、违规吸存现象屡禁不止。而以牺牲议价能力和风险控制为代价的短期化行为,不仅使监管数据失真,而且人为扭曲资金市场供求状况,加剧银行体系内流动性的波动。

  针对上述情况,记者了解到,监管部门要求商业银行加强日常流动性管理,建立月度日均存贷款的统计制度,并按月度日均存贷款监测流动性水平,摈弃按月末、季末时点数据进行业绩考核的不科学做法。

  上述股份制银行风险管理部人士认为,日均统计制度对流动性风险控制会有一些好处,但制度推动起来仍面临一定阻力,既有技术问题,也有银行意愿问题。

  他指出,技术方面,银行内部系统计算和统计日均数据比较复杂,要看银行系统是否支持。而意愿方面,日均数据要求银行必须保证存款的稳定性,在资金持有者普遍希望保持资金较高利率的当下,银行要将这些短期资金留在银行账面上,挑战很大。

  此外,监管部门要求,银行按照自身业务的复杂程度,至少按季开展压力测试工作,遵循审慎原则设定压力情景,并充分考虑各类风险要素之间的关联性。

  与此同时,在现有流动性比例的基础上,监管部

 
0% (0)
0% (10)
上一篇文章:扩内需:企业期待“出口转内销”政策扶持
下一篇文章:全国查实“热钱”73.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