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查询
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 >> 财经资讯 >> 浏览文章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二次去库存来临 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证券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年06月02日    【字体: 】   
 

    时至年中,宏观形势显示出更多不确定,年初预计的复杂性充分体现。国际方面,债务危机从企业和居民深化至部分主权经济体,个体间的不均衡性可能拖累整体复苏进程;国内方面,经济已经走完本轮反弹小周期,二次去库存风险增大。中国证券报认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态势,对我国的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做好投资和出口的“加减法”,二是协调稳健增长和结构调整的关系。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已两年有余,但“余威”却远未消除,从迪拜到希腊,从西亚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此起彼伏,企业和居民“去杠杆化”以国家资产负债表恶化为代价,其负面影响逐渐显现。

  主权债务危机是次贷危机的深化,最大的威胁是导致全球不同经济体复苏不一致。各经济体几乎同时受到次贷危机传染和侵害,也采取了几乎相同的应对措施,但由于历史传统、政治体制和财富储备存在较大差异,恢复进度却大不相同。在世界经济联系愈加紧密的今天,个体之间复苏进度不均衡,客观上将加剧经济发展整体放缓的风险。

  于是,当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欧盟内部频频曝出债务危机后,全球风险资产价格集体下跌,即使7500亿欧元解囊相助后,市场仍然惊魂不定。面对困局,眼前的、表面的担忧是,为了还债而必须实施的紧缩支出计划以及银行间流动性紧张,影响中短期全球经济复苏进程;而更远的、更深层次的担忧,是害怕再度探底后依靠投资拉动的“凯恩斯竞赛”,换来的却是经济陷入滞胀然后通缩。

  外围经济不确定性,为我国经济形势增添变数。尤其是在经历了连续5个季度大幅反弹后,我国经济本身也准备进入“二次去库存”的小周期下行阶段。这既是规律作用下的自发性回落,也是宏观调控效果累积的必然。

  在最新公布的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中,从11个分项数据来看,与上月相比只有产成品库存指数上升。最近,汽车、钢铁和部分化工产品价格出现下跌苗头,与此同时库存量却不断增大,有的还创下历史新高。

  不管是生产性还是投机性,这是此前对投资需求的良好预期驱动使然,但伴随地方融资平台“解包还原”、房地产调控等措施,现实的最终需求必定大大低于预期。中国证券报预计,继2008年之后,强周期行业可能将再度进入“去库存化”。在库存小周期下行阶段,要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回落而不是二次探底,就必须做好投资与出口的“加减法”。这就要求增强保障房建设的力度、落实西部大开发政策,既重视新产业投资,也强调对

 
0% (0)
0% (10)
上一篇文章:5月PMI回落至53.9%
下一篇文章:中商联:中国基本没有供不应求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