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黑色污染”的废旧轮胎处理问题是世界公认的环保难题。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仲雪呼吁尽快制定法律标准促进橡胶资源循环利用,大力解决因处理废旧轮胎的污染问题,尽可能变废为宝对有限的橡胶资源充分利用。
据了解,我国2012年产生废旧轮胎2.8亿条,总重量1018万吨,年产生量居世界第一。而随之而来的废旧轮胎处理问题,形势无疑将愈加严峻。我国橡胶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超过70%,较石油、铁矿石更甚,远超国家战略资源安全警戒线。
我国每年产生的数量惊人的废旧轮胎,除了随处丢弃、露天堆放占用土地资源外,回收后的再利用主要有直接用、做胶粉、生产生胶、翻新和热裂解进行土法炼油五种方式。
目前从事废旧轮胎回收的多是个体农民,缺乏回收知识与工具,效率低,成本高,可覆盖的范围半径小,致使我国轮胎的回收率不足50%,而发达国家普遍在90%以上。焚烧废旧轮胎产生的二恶英等有毒有害成分被排放到空气中,产生的废料、废油也严重污染土壤,被污染的土壤甚至无法恢复耕种,寸草不生。
袁仲雪呼吁尽快制订法律法规,首先在轮胎生产环节或销售环节即征收废旧轮胎处理费,可以仿效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生产者延伸责任制的做法。
对废轮胎的运输、贮存、处理和再利用实行严格的许可证制度,出台政策鼓励规范的有实力的轮胎循环利用企业进入废旧轮胎回收领域,并予以一定补贴,通过经济杠杆提高正规企业从事回收行业的积极性。
出台政策鼓励轮胎翻新企业为车主提供轮胎管理与服务,延长轮胎使用寿命,减少废轮胎的产生,从源头上保证翻新胎体质量可控。
坚决取缔土法炼油小工厂,提高环境违法成本。同时,积极发展废轮胎裂解新技术,加大力度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