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世界网
对中国轮胎业来说,2012年是“风雨飘摇”的一年:销量下跌、原材料成本大降、利润巨增、美国“轮胎特保案”到期、欧盟“标签法”生效……各种悲喜消息,使得轮胎企业“几家欢喜几家愁”。
但这些因素,似乎都没有影响跨国轮胎商在华布局的热情。回顾2012年,各企业在华动作连连。
2012年,普利司通在中国推出了多款商用车轮胎新品。8月,普利司通(天津)轮胎有限公司为期一年的技术改造项目顺利竣工,其日产规模从原来的1.65万条提升至2.53万条;同时,该集团“BLIZZAK”(冰锐客)品牌的中国制造1号轮胎正式下线。
米其林在亚洲最大的培训中心于2012年5月在上海落成;其在两年前启动的沈阳工厂环保搬迁改造项目,伴随着第一条轮胎下线,于2012年9月正式完成;10月份,米其林旗下汽车售后直营体验店---驰加汽车服务中心,同时在上海开业3家,其在华渠道布局不断加快。
从2012年开始,倍耐力开始扩充其兖州工厂的产能,并追加投资新建了摩托车子午胎生产线;在工业用车轮胎领域,倍耐力将其子午胎产能从70万条/年增加至85万条/年;4月,倍耐力在上海发布了面向亚太市场的轿车胎新品。据倍耐力中国区公关经理李瑞透露,倍耐力在华零售店已从2011年的不足1000家增加到2012年的1500多家,一年内增加了500多家。
2012年8月,固特异位于大连普兰店的全新轮胎制造厂正式投产;10月底,固特异200系列商用车轮胎在普兰店工厂正式上市。其全新的S200(转向)和D200(驱动)轮胎,是专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此举也标志着该公司在中国正式拉开商用车轮胎本土化生产的序幕。
住友橡胶在华第二家轮胎厂——住友橡胶(湖南)有限公司,于2012年7月正式投产,当年底实现产值2.6亿元。据称,等全部建成后,年产量可达1050万条,销售额可达30亿元。
2012年3月,大陆集团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开设冬季轮胎测试中心;当月底,大陆集团马牌轮胎公司在合肥的扩建二期项目正式破土动工,该项目投资总额达1.34亿欧元,扩建后,其合肥工厂的年产能,将从目前的400万条增至800万条。大陆合肥工厂扩建的一期工程,已于2012年年底全面竣工并投入运营。
2012年7月,福建佳通轮胎投资6.5亿元实施技改项目,年底部分竣工投产。佳通的相关人士表示,该项目达产后,将新增产值10亿元,届时佳通轮胎将进入世界轮胎前七强。
韩泰轮胎重庆工厂一期项目于2012年9月正式投产。
固铂轮胎2012年在华的重点则集中在各种拉力赛上,既有4月举行的“第七届428青藏高原越野拉力赛”,又有国内级别最高的越野赛事“环塔拉力赛”,还有“首届华东地区T3越野河道赛”等。
相关人士表示,这些轮胎“大腕儿”在中国的发展,大体上有一个固定的套路,即先建立工厂,然后进行销售,此后再建立研发中心,并进一步加强对品牌形象的维护。目前看,企业由此收到的成效很好。
面对轮胎市场的激烈竞争,轮胎巨头们都想在中国市场上分得“一杯羹”,从各家公司频繁的动作看,未来其在中国的布局或许会进一步“快马加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