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货币政策的定调为“稳健”,但在稳增长的背景下,货币政策的实际运行基调一般被认为是稳健偏宽松。不过,鉴于目前国内经济和金融形势的变化,未来几个月,货币政策虽然仍会保持一定宽松力度,但比起去年,“稳健”的内涵将更为突显。
首先,从短期来看,进一步宽松的空间有所收窄。从刚刚公布的数据来看,3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3%,涨幅继上月后继续维持在2%以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虽然空间有限,但CPI仍将会继续温和回升。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为防止实际的负利率,央行降息空间将越来越小。与此同时,虽然企稳回升的根基并不牢固,不过鉴于最近美联储加息的前景出现变化,人民币汇率近期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资本外流压力也有所缓解,从基础货币补充的角度来看,降准的短期压力也有所降低。
其次,放到一个更为长期的视角下来观察,为了给经济增长提供一个中性的货币环境,由外汇占款持续低位增长所带来的基础货币缺口必然需要货币当局通过释放流动性的方式来进行补充,但是从今年整体的金融市场环境来分析,央行对于宽松一定会更为审慎。从2014年年末,央行已经通过各种方式来释放大量流动性,但是由于实体经济需求不振、资金具有逐利性等原因,不少资金并未真正流入到实体经济中,反而在金融机构之间空转,或进入股市、债市,间接助推了资产市场的泡沫。这使得不少业内人士开始反思货币政策作为总量政策的局限性以及货币政策若过度放水所带来的弊端。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稳增长的压力下,货币政策一定要为实体经济输送血液,但是过度的释放流动性将带来风险,“适度”和“灵活”的特点在今年的货币政策操作中将更为突显。正如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的记者会上所表示,“如果国际国内没有大的经济金融风波事件,会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没有必要采用过度的货币政策刺激的办法来实现目标。”
在突显“稳健”内涵的同时,货币政策工具箱也将更为丰富。今年3月,央行已经实施了年内第一次降准。另外,央行也更为频繁地使用公开市场操作、SLF、MLF以及PSL等工具,还宣布提高公开市场操作频率,原则上每个工作日均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笔者认为,央行未来仍将更多地通过这些降准之外的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流动性,达成调控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央行货币政策框架也会进一步从使用数量型工具向使用价格型工具转型,并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化。
货币政策的边际效用在递减,而作为宏观调控的另一只手,财政政策这一典型的结构性政策在今年更应体现其“积极”的内涵,并在今年稳增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数据显示,我国中央政府负债率不到20%,加上地方政府的债务在内,债务占GDP的比例也就在50%左右。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空间更大。在赤字率进一步上升的背景下,业内人士预期,降税减收与增加支出将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双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