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查询
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 >> 财经资讯 >> 浏览文章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在即
作者:未知   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年01月05日    【字体: 】   
 

    作为盘活存量资产的手段之一,直接将不良资产进行证券化已经纳入不少银行的视野,相关产品也在筹备之中。业内人士预计,2016年,不良资产证券化将正式再次启动,不过,鉴于资产估值方面存在难题,市场规模能做到多大仍待观察。

  建行曾在2008年成功发行了国内首单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建元2008-1重整资产证券化信托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总规模为27.65亿元。不过,此后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一直停摆。而自2014年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扩容之后,监管层态度更为积极,明确表态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和严格防控风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展不良资产的证券化工作。据媒体近期报道,某大型银行正在开展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业务,目前首单不良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已进入评级阶段,发行规模预计在80亿元左右。

  银行尝试不良资产证券化有其内在动因。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863亿元,不良贷款率1.59%。而据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此前发布的报告,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上升趋势还会持续4至6个季度。而方正证券则预计,2016年商业银行将有2.3至2.8万亿的不良贷款余额。中债资信金融业务部副总经理吕明远表示,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压力大,传统不良处置渠道接纳能力有限,需要有包括不良ABS(资产证券化)在内的创新的不良处置渠道出现。

  不过,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环球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昕表示,信贷不良资产在证券化之后达到了“出表”的目的,发起人即银行已经不再承担兜底的责任,证券化产品能否在存续期内正常的还本付息将取决于这些不良信贷资产构成的资产池在回收处置过程中能否产生预期的现金流。如果不能正常产生预期的现金流,且没有其他信用增进措施的话,可能出现违约风险。

  他表示,上一轮不良资产处置的结果比较成功,是有其宏观背景的。在启动后的7、8年时间内,中国经济正处于加入WTO之后的快速发展周期,中国整体的资产价格也经历了一个快速膨胀的周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当年的“烂资产”(尤其是作为抵债资产的土地使用权和房产)最终成为了“香饽饽”。“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同,在未来五年内,资产价格如此快速膨胀的周期已经很难再现,按照预期产生现金流的不确定性增大。因此,这对本轮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产品定位、后续处置安排、信用增进措施及风险管控等提出了新的挑战,投资人对产品的接受程度也有待观察。”张昕表示。

  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不良资产证券化目前看来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对资产价值的估值。“不良资产要打折,但是究竟要打多少折,才既能实现交易的目标,又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有待各方参与者集中市场智慧,共同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的交易路径。”张昕坦言。

  联合资信结构融资部总经理田兵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是已经出现严重拖欠或违约的贷款,基础资产的信用质量较差,资产池的现金流主要来源于对借款人查封资产的处置、抵质押物(如有)的处置或担保人(如有)代偿的回收款,因此评级机构对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信用风险评估的考察重点为评估回收价值和回收时间。她表示,具有较高超额抵押率且已经进入处置后期、分散性良好等特点的资产池,能够提高现金回收率和缩小回收期限,有利于分层和评级结果。

  张昕还表示,前几单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将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其估值方法、估值水平及打折率等要素将可能成为市场的标杆。“如果估值水平过低,未来再发的产品的估值水平可能会在其基础上继续螺旋下降,不利于市场的进一步扩容。”张昕说。

  另外,吕明远表示,根据海外经验,在经济周期低谷、不良率高企阶段,不良资产证券化会成为不良贷款化解重要手段,但长期来说其不是大规模解决不良贷款的手段,只能作为辅助。根据国外市场的情况,在整体不良资产处置中,通过证券化手段处置的资产比占比约为10%至20%。

 
0% (0)
0% (10)
上一篇文章:市场流动性偏紧资金外流 降准预期再升温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