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查询
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 >> 财经资讯 >> 浏览文章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9月CPI涨幅超预期回落至1.6% 低通胀矛盾再度凸显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年10月15日    【字体: 】   
 

      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数据显示,9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6%,不仅较8月回落0.4个百分点,亦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1.8%。分项数据显示,猪肉价格涨幅比8月回落7.3个百分点,和高基数一起成为CPI涨幅回落的重要原因。机构分析认为,鉴于9月CPI涨幅超预期回落,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跌幅又未能如期收窄,当前经济面临的低通胀压力再度凸显,货币政策需要适度宽松。
  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解读,9月CPI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对比基数较高。从环比看,9月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1%。猪肉价格呈现前高后低走势。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分析认为,猪肉和蔬菜价格从8月高位回落,带动食品通胀率回调至2.7%,是本次CPI涨幅回落的主因。此外,非食品价格较上月小幅下降,亦反映出价格疲软态势。
  同日发布的9月PPI同比下降5.9%,未能如此前市场预期的降幅收窄;环比亦继续下降了0.4%。“综合来看,受PPI同比增长率持续走低的影响,CPI同比增长率后期回升幅度或将低于预期。”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课题组成员蔡含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工业品价格的下滑或将开始缓慢向居民消费价格传导。因此,我们推断四季度CPI同比增长率走高的步伐或将放缓。”
  机构认为,当前低通胀压力正在加大,货币政策亟需再度宽松。民生证券宏观研究员朱振鑫表示,从内部看,PPI持续43个月为负,CPI涨幅放缓,低通胀矛盾再度凸显。从外部看,汇率在央行维稳之下逐步企稳,贬值造成的资本外流压力缓解,为宽松创造了条件。四季度降息降准是大概率事件。从思路上看,目前的核心仍是宽信用,而不是宽货币。由此推断,降息可能来得比降准更快,但如果资金面因汇率波动、信贷放量、股市放量等因素出现紧张,降准也会择机出手。
  澳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称,9月价格数据并未改变我们对于中国低通胀风险的担忧。PPI仍处于收缩状态,价格下行压力持续增加。我们认为,中国需要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并预计央行在第四季度将再降准50个基点。如果CPI涨幅进一步走低,央行还可能再降息。

                                          来源:经济参考报

 
0% (0)
0% (10)
上一篇文章:美联储加息延迟预期升温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