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央行发布2013年报显示,2013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10.7万亿元,同比增长13.6%,新增人民币贷款8.89万亿元,实现社会融资规模17.29万亿元。
央行预期,2014年的M2将增长13%左右,与2013年的预期目标相同。
中国银行[0.00% 资金 研报]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主管温彬称,影响M2的主要因素有外汇占款、央行再贷款、财政存款投放等,在目前央行降息降准可能性不大的情况下,今年可能更需要关注财政存款投放。
财政部6月11日最新发布的数据亦显示,5月,财政支出同比增24.6%,增速为2012年7月以来新高,使今年前5个月的累计增速也从4月份的9.6%回升至12.9%。这意味着,财政存款投放出现了提前的趋势,以往主要集中在四季度投放。
与此同时,央行在货币政策中首次提及“精准发力”,不仅呼应国务院第49次常务会议“要求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精神,也从4、6月央行连续两次定向降准看出这一政策的延续性。
不过,亦有中型城商行金融市场部人士担忧,定向降准不仅资金量不大,且不一定会用在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上,而是流向地方融资平台。
此外,互联网金融也首次被写入央行年报,并指明了主要的三方面风险。
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
温彬介绍,依然是延续“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原则,不过,一季度M2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回落,意味着后期可能会调整向13%的目标看齐。
今年一季度末,M2同比增速大幅降至12.1%,创新世纪[-2.78% 资金 研报]以来最低。同时,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2.07万亿,低于去年同期的2.54万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财政支出加快,可能使得M2小幅高于预期。
中金研报指出,财政支出具有典型的季节性,一般12月份的财政支出占全年的20%左右,今年财政支出提前有利于提高前三个季度的政府支出增速,从而加快财政存款的投放,可增加银行可用存款,相应导致M2小幅高于此前预期。
温彬认为,外汇占款近期流入放缓,而再贷款主要是支持特定领域,所以不会大范围使用。更重要的可能是要关注财政存款的投放,因为提前投放会对M2增长、银行信贷增长有拉升效果。
在再提“适时适度加大预调微调力度”的基础上,央行2013年报指出,“保持定力,精准发力,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
而定向发力的重点即是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等领域“定向降准”,显示央行对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是结构性的、有目的的。
截至2013年年末,金融机构小微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2%,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4%,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分别高0.1、4.5个百分点。
“定向发力”也在2014年得到延续。4月、6月,央行分别对“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银行实施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多家券商研报初略统计,两次共投放资金2000亿元左右。
上述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认为,理论上,货币创造乘数为4倍多。但是,会受制于一些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这些城商行、农商行的资金投放小微企业后,可能回笼至国有大行、股份行,这些资金就可能不会再流入小微企业或“三农”,使实际上的货币创造倍数打折扣。另一方面,中小银行也面临存贷比的考核压力,资金可能会优先流入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行业,而达不到定向降准的初衷。
警示互联网金融风险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其风险的隐蔽性、传染性、广泛性、突发性有所增加,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央行年报指出,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机构的法律定位不明确,业务边界模糊。主要表现为P2P借贷平台从事金融业务,但现有法律规则难以明确界定其金融属性并进行有效规范。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活动经常突破现有的监管边界,进入法律上的灰色地带,甚至可能触及非法集资、非法经营等“底线”。
二是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缺失,资金存管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P2P借贷平台会产生大量资金沉淀,容易发生挪用资金甚至卷款潜逃的风险。
近两年来先后发生了“淘金贷”、“优易网”等一些P2P平台的卷款跑路和倒闭事件,给放贷人造成了资金损失,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形象。
三是风险控制不健全,可能引发经营风险。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片面追求业务拓展和盈利能力,采用了一些有争议、高风险的交易模式,也没有建立客户身份识别、交易记录保存和可疑交易分析报告机制,容易为不法分子利用平台进行洗钱等违法活动创造条件;还有一些互联网企业不注重内部管理,信息安全保护水平较低,存在客户个人隐私泄露风险。
对于互联网金融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央行牵头相关部委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监管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研究制定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