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查询
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 >> 财经资讯 >> 浏览文章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美国经济2014年前景审慎乐观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年05月06日    【字体: 】   
 

      美国经济自金融危机后虽然缓慢复苏,但是波动性很大。2013年,美国经济增长1.9%,而2012年这一数字为2.8%。2014年的美国经济将面临个人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长缓慢、住房市场掉头向下、出口乏力等若干不利因素的影响,总体只能说审慎乐观,经济增速约为2.5%—3.0%。
  量化宽松刺激了美国经济增长,但是无法带来经济的创新和实体经济强劲增长,其逐渐退出具有必然性。当前,虽然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的步伐加快,但是对新兴经济体影响在减弱,广大新兴经济体当务之急是加紧改革和结构调整。
      美国能否成为世界经济新增长点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8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正在加强,但仍不平衡。2013年世界经济出现金融危机后最差增长3.0%后,2014预计增长3.6%,这0.6个百分点的加快贡献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其中美国将增长2.8%,2015年达到3.0%,继续领先欧日。按照这一预测,世界经济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那部分中,美国贡献其中的0.2个百分点,成为世界经济加速的一个增长点。
  美国商务部4月30日发布数据显示,受年初大面积严寒和大雪影响,一季度美国GDP出现金融危机以来最差增长,增幅只有0.1%,接近零,最突出的是个人商品消费开支增速从2013年四季度的4.5%骤降到0.4%,私人固定资本投资则出现2.8%的负增长,而2013年四季度增长2.8%。
  从生产环节看,1月份工业生产指数比前月下降0.2%,2、3月份持续回升。制造业生产情况类似,1月份指数下降0.9%,2、3月份回升。前瞻性的耐用品订单1月份下降1.3%,2月份回升2.2%,前两月合计同比只增长0.8%,表明后劲不足。
  从销售环节看,零售额在1-2月份不温不火后,3月份转强,环比增长1.1%,同比增长3.8%,一季度合计同比增长2.2%。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汽车销售畅旺,同比增长5.6%。新房销售则急剧恶化。2、3月份环比分别下降4.5%和14.5%;3月份同比下降13.3%。
  从就业看,总体不错。3月份新增就业19.2万,失业率6.7%。已经接近美联储量化宽松的约束性指标6.5%。进入4月份,表明未来生产和消费的两个基本先兆性指标均出现回升,其中芝加哥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从3月份的53.7升至54.9,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从3月份的80.0急剧升至84.6,为2013年7月份以来高点。这表明生产和消费增长情况转好。表明整个经济未来3-6个月状况的大企业局先行指标,2013年11月份为零增长,12月份下降0.1%。进入2014年以来则逐月加快上升,1-3月各月依次环比上升0.2%、0.5%和0.8%。这印证了二季度起经济恢复增长的预测。
  《华尔街日报》最近进行的调查显示,多数经济学家估计二季度将增长2.9%,三季度增长3.0%,四季度增长3.1%。

  美国经济增长基本面维持在2.5%左右

  过去三个季度以来美国经济增幅有很大波动。2013年三季度达到4.1%,被认为强劲增长;四季度回落到2.6%,被认为是中速增长;今年一季度急剧缩减到0.1%,被认为几乎零增长。
  但GDP增速不是判断美国经济基本状况的唯一指标,甚至不是主要指标。2013年三季度GDP大增的主要原因是库存补进贡献了1.67个百分点,扣除这一因素则增长2.4%。四季度情况恰恰相反,库存补进结束,贡献了负0.02个百分点,扣除这一因素,仍增长2.6%,高于三季度。四季度的另两个重大变数是由于进口减弱,净出口贡献了0.99个百分点,而三季度则仅贡献0.14个百分点;但这恰好被政府开支缩减带来的负贡献0.99个百分点抵消,三季度为正贡献0.08个百分点。由于个人消费和私人固定资本投资合计占GDP的86%,我们应当把这二者之和作为判断美国经济基本面的主要依据。
  稍微回顾一下最近三年和最近几个季度的轨迹,可以发现这一基本面带有惊人的稳定性。2011-2013年,及2013年三、四季度个人消费加私人固定资本投资带来的经济增长依次是2.32%、2.36%、2.03%、2.25%、2.65%,而GDP依次增长1.7%、2.8%、1.9%、4.1%和2.6%。GDP增幅起伏很大,从1.7%到4.1%,即微弱到强劲。但经济基本面却惊人地稳定在2.0%-2.6%,或2.5%上下,说明美国近年经济增长的实际势头是平稳,不弱也不强劲。
  由于服务开支的迅速增长(4.4%)弥补了商品消费开支的放慢,2014年一季度个人消费开支增幅仍然稳定在3.0%,为该季度GDP增长贡献了2.04个百分点。私人固定资本投资虽然贡献了负0.44个百分点。但二者合计,仍然使整个经济增长了1.6%。严寒的气候和大范围暴雪耽搁了投资活动。如果剔除这一非周期因素,一季度二者合计仍应是贡献2.0%-2.5%。从二季度起,由于这一非周期因素消失,二者合计,仍将对二季度GDP增长贡献两个百分点以上。

  四方面因素影响2014年美国经济前景

  全年美国经济增长能否逐步加快,要看几个主要因素。
  第一、私人消费和投资能否加快增长。它们能否加快,要看个人收入和企业利润。个人可支配实际收入,从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逐月环比增幅依次是-0.2%、0.1%、-0.3%、0.2%和0.3%,总体不强劲,但进入2014年后增强势头明显。
  企业税后利润,2013年1-4季度依次环比增长-0.1%、3.5%、2.4%和2.0%,即微弱增长。其结果,个人消费总体增长温和,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三四季度依次只增长5.9%和2.8%,其中设备投资依次增长0.2%和10.9%,即四季度出现强劲增长势头。这一势头能否持续,尚待观察,只有设备投资大规模增长到来,整个经济才会进入强劲增长阶段。但量化宽松妨碍了这点。目前这一势头尚无足够迹象。
  第二、工业生产能否稳定增长。奥巴马2009年就任总统以来,多次全力推进制造业复兴计划,但整体而言,仍然差强人意。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工业生产各部门出现很大分野。2014年3月汽车、能源、计算机及电子生产指数分别达到114.7、121.8(其中天然气119.7)和150.1,家用电子、家具、家居用品和地毯、服装指数则分别只有61.9、72.7和62.7。这表明拉动工业生产的是页岩气、信息技术和汽车,传统工业和消费品工业则大幅萎缩。估计前三类今年还会保持一定增速,但可能忽快忽慢;后三类将继续低迷。总体增速不会太快。
  第三、住房市场是否继续向下。作为量化宽松非常规货币政策一大成果的住房市场回升,很快面临掉头向下之虞。2013年,美国全国总房价指数上升13.4%,为2005年以来最大涨幅,但2013年12月当月环比-0.3%。2013年住房投资增长12.2%,拉动GDP增长0.33个百分点,但四季度下降7.9%,使当季GDP少增长0.26个百分点。进入2014年以来,新房销售持续不振。3月份天气回暖,下降却在加快。零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对住房市场的拉动作用已有减弱之势。如果美联储按既定路线图继续缩减住房抵押债券购买,抑或升息预期躁动房市,余下时间住房市场难言乐观。
  第四、出口能否转强。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也影响了美国的出口。2013年,美国货物出口比上年仅微增2.1%。2014年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加快,出口有望稍有改善,但从一季度情况看,难有重大起色,甚至有短暂恶化可能。
  综合各方面因素,美国经济现状虽然好于欧日,但不算很好。距金融危机前基本面尚有一段距离。估计2014年美国经济总体将平稳增长,速度高于2013年。GDP增速大致在2.5%—3.0%。

  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对世界影响逐渐减弱

  美联储4月29-30日例会决定,5月份继续原来步伐,削减购债规模至450亿美元。这表明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QE)的实施进入第四个月,即从2014年2月份起,每月缩减购债100亿美元,大致到秋季可结束。
  美联储主席耶伦曾表示,量化宽松结束后半年左右可能开始升息,但最近耶伦连续发表审慎言论,表明退出步伐可能放慢。升息可能性则可排除。

  美联储必然适时退出量化宽松

  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具有必然性。量化宽松的本质是用流动性的过度供给,抬升资产价格,造成一定的股市和房市泡沫,以此带动投资和购房消费。量化宽松固然可在短期内提升经济,但长远看对美国经济有害。它不支持、不利于实体经济和技术创新,会推迟经济内在性强劲增长的到来。如果养成经济对量化宽松的依赖,将有严重后果。美联储清楚这一点,不会长久推行这一政策。
  一是股市与实体经济走势脱节。2014年4月7日,道指收盘16245.87,比2012年12月31日的13104.16上升24.0%。而2013年GDP只增长1.9%。到2014年2月,工业生产指数仅比危机前2007年平均水平高1.6%,制造业还低2.8%。股市升高利于投资,但2013年仅增长4.5%。扣除同样受QE推动的住房投资,仅增2.7%。
  二是抬高房价难以持续。美联储通过收购抵押贷款债券,支持住房市场和房价,目前已经集中了40%的住房抵押贷款,但房价涨势和新房销售已出现疲态。而20个大都市平均房价指数,2014年1月份远未恢复到次贷危机前水平。一旦美联储售出这些债券,或提高利率,必然带来新的“类次贷危机”。
  三是美国失业率的下降被高估。根据美国劳工部公布的统计,2014年3月美国失业人数为1048.6万,占劳动力总数15622.7万的6.7%,即失业率。但这个劳动力总数的基数占全部劳动适龄人口24725.8万的63.2%,即参与率只有63.2%。如果按照2007年的参与率65.3%计算,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总数应加上523万,这部分仍是失业数,只不过放弃就业申请。按照同样口径,失业人数为1571.6万,占劳动力总数16145.7万(也加上523万)的9.7%,仍然是高失业。

  科学看待美国退出量化宽松的冲击

  首先,QE3退出带来的汇率冲击是暂时的。主要冲击发生在2013年6月份伯南克刚刚发出信号后,当时世界股市哀鸿遍野,新兴经济体货币大幅度下跌,但一旦实施,成为透明的、可预期的、可测算时,影响大大减低。
  对新兴经济体货币汇率影响的变化可以说明这一点。2013年6月伯南克谈话后,14个新兴经济体货币持续下跌,从5月3日到12月31日,巴西里亚尔、印度卢比、南非兰特和马来西亚林吉特对美元汇率累计分别下跌14.9%、15.6%、22.8%和8.3%。但进入2004年后,退出量化宽松付诸实施后,新兴经济体货币反而回升。截至4月11日,对美元累计分别回升6.9%、3.3%、1.7%和1.5%。仅人民币逆势而行,2013年5-12月对美元上升1.4%,2014年截止4月11日累计下跌2.6%。只不过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另有其他因素。
  其次,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也是暂时的。从2013年6月19日伯氏放出将逐步退出QE3的信号至当年末,估计新兴市场有大约1000亿美元证券投资资金流出。主要原因不是QE3退出,而是美联储的这种政策变化不能突然袭击,而是提前预期、透明和可预测。
  但QE3逐步退出的实施真正开始后,新兴经济体的资金外流压力反而有所缓和。资金外流也不明显。主要的原因在于:第一,美联储的政策一旦提前预期,透明、可预测、可测算,影响立刻大减;第二,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的基石是实体经济和创新,而不是过多依靠证券资金流入。
  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并不支持大量资金回流美国的论点。2013年,美国资本和金融账下资金流出猛增4555.14亿美元,其中对外证券投资增加了2440.55亿美元。流入美国的资金确实从上年的5438.84亿美元猛增到9060.66亿美元,净增3621.82亿美元,但主要原因是购买银行和金融机构债。流入证券市场资金则从上年的1969.68亿美元减至443.03亿美元;流入政府债券的金额也减少了约1100亿美元。
  再次,关于量化宽松一些似乎已达成共识的观点,其实值得商榷。一个论点说,量化宽松是开动印钞机,美元泛滥。但截至2014年3月底,美联储广义货币发行量累计11.1万亿美元,相当于上年GDP的66.1%;过去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环比增速分别是6.9%、6.6%和6.1%。
  另一个论点是量化宽松意味着美元贬值,退出意味着美元走强。但追溯美国历次量化宽松前后美元汇率的变化,可以看出两个轨迹:第一,QE实行后,美元一般会走弱;退出时一般会走强;但程度不明显,影响美元走势更重要的因素是经济基本面和避风必要性。第二,美元不定期回归原点。三次QE前夕,无论名义还是实际指数都惊人接近。这次QE实行中,美元并未走弱,退出中,美元仅略走强。因此,QE对美元汇率的影响在减弱,完全退出后,美元还存在回落的可能性。
  最后,新兴经济体要克服困难,更多要解决自身问题,不应简单地归因于美国QE3的退出。巴西的问题是经济体制改革滞后,官僚主义严重,基础设施落后,劳工市场僵化,导致竞争力下降。印度的问题是一度受制于内部政治斗争消耗,改革滞后,现在重新强劲反弹。2013年实现了4.4%的增长。国际货币基金预计2014、2015年将分别增长5.4%和6.4%。俄罗斯的问题是过高依赖能源出口,民用高技术产品出口落后。我国同样也应做好自己的功课,控制流动性和热钱流动,稳定房市,加强金融监管。

 
0% (0)
0% (10)
上一篇文章:4月汇丰制造业PMI终值48.1 低于预期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