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中,66个城市住房销售价格环比上涨,时至年末,绝大部分城市在楼市的持续上涨中,财政收入又获得了极大的支持。
以河北省会石家庄市为例,因为楼市交易活跃,新开楼盘热销,根据石家庄市地税局税收分析平台数据显示,11月石家庄税收增收2.5亿,房地产是前11月的税源中,总量和增量第一大行业。
12月11日,财政部公布前11月,中央财政收入同比增长6.5%,地方财政增长13.1%。财政部也直接指出,主要是房地产成交量增加带动相关地方税收增加。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所长牛凤瑞对此表示,我们一直不希望政策大起大落,但是2009年到现在国家对于地产的政策的确也促使市场大起大落,需求压抑久了,必然引发交易量增加,2013年是2009年之后房地产市场最好的行情,对于地方政府财税体系的贡献又走到一个高峰。
房地产税收唱主角
进入2013年一季度,房地产市场的火热加剧了财政体系的隐忧,前三月山东全省地税收入同比增长14%,但是房地产业税收增幅达到55.4%,直接给地税收入增加了10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业,一季度其他行业地税收入增长仅有4.8%。
山东在梳理上半年的地税数据中还是捏了一把汗。虽说上半年的地税收入稳定增长,但截至6月底,山东地税系统共组织各项收入1738.7亿元,房地产业收入460.7亿元,增收了169.6亿元,占上半年增收总额的73%,拉动收入增长了11.3个百分点。
“这个数字不是很正常,前几年调控的时候,地方政府也为土地卖不出去、商品房没人买而头疼不已,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大起大落,对于地方政府形成可持续的财政体系很不利。”牛凤瑞表示。
山东省发改委主任张务锋给人大的《关于全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情况的报告》中分析了这个隐忧,除了一些地方政府性债务将集中到期这个压力之外,最大压力就是对于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和非税收入较高,给财政的稳定持续增收带来风险。
同样和山东都是经济大省的江苏,其房地产业对地方税收的贡献率今年以来在持续上升,根据江苏财政厅的数据,上半年房地产及相关行业的税收约800亿元,其中前5个月房地产及相关行业的税收收入达到72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拉动整个地方税收入增长5.2个百分点,对地方税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也达到54.7%。
财政部12月11日的数据显示,前11月,中央财政收入57083亿元,同比增长6.5%;地方财政收入(本级)62567亿元,同比增长13.1%。出现了地方财政收入“跑赢”中央财政收入的现象。
财政部分析指出,“主要是房地产成交量增加带动相关地方税收增加。扣除与房地产交易直接相关的房地产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契税、土地增值税的增收后,1-11月地方财政收入增长7%左右。”
税收持续性隐忧
16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人民日报》上撰文称,尽可能不开征新税种。适当减轻房地产建设、交易环节的税费负担,与此同时,要提高保有环节的税收。
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认为“这个道理还在于,房地产的交易有的年头好有的年头差,地方政府过分依赖交易环节的税收,不利于地方财政的稳定,而提高保有环节税收,有利于地方政府形成可持续的税源”。
11月福建平潭综合试验区发布数据显示,房地产行业带动税收整体大幅增长,成为今年1-10月地税收入的一大特色,房地产行业占税收比重40.08%,比去年同期提高4.24%;行业增量贡献率47.21%,而去年同期贡献率为负数。
牛凤瑞表示:从另一个环节来说,这也存在争议,因为国外房子税收都是保有环节的,但是国外没有土地出让金这一说,国内房子价格高昂主要在地价上,保有环节的提高,也存在重复征税之嫌。
自然,地方政府除了税收之外,从房地产行业中获利的更主要还有土地出让金,这是地方政府眼下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地方项目的建设资金等均来于此。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前11个月全国主要的40个城市,土地成交额高达14707亿元,同比2012年同期的9670亿元,上涨幅度达到了52%,也超过了2012年全年的10674亿元。
一线城市京沪广深全面创造年度土地成交纪录,特别是北京和上海,均远超过历史最高,北京有望突破1800亿元,上海更是可能接近2200亿元。
其次,地价依然明显上涨,从全国土地市场看,因为土地财政的存在,导致在楼市火爆的时候,政府意愿更多卖地,部分高价地的出现又促进了房价上涨。而在2012年楼市萧条期间,土地供应也相应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