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首次被官方单列为来年主要经济工作任务的债务风险防控,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16日在北京表示,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提升速度太快,需要防范,但由于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有资产对应”,因此不必担心政府因债务问题破产。
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一脉相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日前首次将防控债务风险单列为来年主要工作任务之一。今年8月1日,中国审计署已全部进点,正式启动对省市政府性债务的审计。
“跟过去比,各地方的债务水平最近几年上升得太快”,李雪松在接受中新社访谈时分析,虽然目前中国总体政府债务水平不算太高,但部分地区、行业举债水平过高,若不加以防控,“进一步上升就可能带来风险。”
今年6月,审计署发布区域性地方债务抽查报告。截至2012年底,36个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达到3.85万亿元人民币,两年来增长了12.94%,其中16个地区债务率超过100%。部分地区盲目举债、债务过高的情况引起广泛担忧。
不过,李雪松同时指出,中国地方债总体是可控的,不必担心中国政府因债务问题发生破产。理由是“西方国家往往是政府财政入不敷出、财政赤字,很多债务都是消费掉了,是净债务”,而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主要用于铁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是有资产对应的”。
就防控债务风险的途径,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强源头规范,把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严格政府举债程序;省区市政府要对本地区地方政府性债务负责任;同时强化教育和考核,纠正不正确的政绩导向。
“应在控制新增债务的同时,逐步化解债务”,李雪松认为,将地方债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可抑制地方过高投资;在地方政绩考核中新考虑债务、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指标,可避免地方政府“追求短期政绩、牺牲长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