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查询
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 >> 财经资讯 >> 浏览文章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美联储对结束购债时机仍存分歧 但准备逐步退出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年04月11日    【字体: 】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官员上月似乎有意要在年底前结束其大规模购债计划,表明3月就业报告疲弱或许让官他们感到意外。

    周三公布的美联储3月19-20日会议记录表明,美联储官员在这次会议中深入讨论了有关其空前的政策宽松举措的风险和效果。此次会议是在3月就业报告公布前进行的。

    尽管他们仍对购债计划应该持续多久看法严重分歧,但会议记录表明他们正接近于决定开始减少购债,“几位”决策者预计年底前将完全结束购债。

    美联储周三公布会议记录的时间比计划早了五个小时,因为其在周二下午不小心把它发给了一些国会助手和交易机构。美联储称其正在调查这起疏忽事件,这是数年来美联储最严重的疏忽事件之一。

    会议记录显示,美联储19名决策者围绕是否继续每月购买850亿美元公债及抵押贷款债券来刺激经济,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数位委员表示出了异议。会议记录打压美国公债价格下跌。

    记录显示,在今年拥有货币政策投票权的12名官员中,“有几位”预期今年年中左右购买规模会缩小,并在今年稍晚时结束这一计划。

    “另外几名成员认为,如果就业市场前景如期改善,那么今年稍晚放缓购债、在年末前结束的做法可能是适当的,”记录显示。

    会上,联储官员们还就如何最好地在未来几年内,将美联储资产负债规模恢复到较正常水平进行了讨论。美联储资产负债规模现在已经超过3万亿美元。但他们未就所谓的退出策略达成最后决定。

    最后,美联储决定继续实施量化宽松计划,这是联储自2007-2009年经济衰退后第三次实施该计划,以提振经济成长并刺激就业。

    做出该决定的原因部分在于,收紧美国财政政策可能会伤及经济复苏。在3月非农就业报告公布前,经济复苏动能似乎正逐渐增强。

    会议记录公布后美元兑日圆触及四年高位,10年期和30年期美国公债价格则下跌。股市上扬,标普500指数刷新纪录高位。

    “如果(3月)非农就业报告不表现疲弱的话,这份记录肯定会令人紧张,”Riverfront Investment Group的投资总监Michael Jones表示。

    “与以前的记录相比,这份记录显得更加激烈,关于注意退出策略的呼声更高,而且措辞更加明确。”

    **关注劳动市场**

    投资者都在紧张地猜测,美联储何时会放慢或者停止购买债券。这种购债行动提振了股市和债市。

    美联储把购债期限与劳动市场前景出现“明显改善”挂钩,并计划维持近零利率直到失业率降到6.5%左右。

    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总裁洛克哈特周三表示,3月就业数据令人失望,但不能对单月的数据反应过度,对美联储而言开始考虑减少或停止资产购买刺激措施还言之过早。

    **准备逐步减少购债**

    记录中强调,美联储准备依据经济形势逐步减少购债行动,而不是像前两轮量化宽松举措那样戛然而止。

    记录显示,美联储12名有投票权的委员中,有一位希望立即放缓购买速度。这名委员有可能是会上投了反对票的堪萨斯城联储总裁乔治。

    还有两名有投票权的委员称,购债行动或许可以持续到今年结束。如果前景恶化,“还可以加快购买速度”。

    道明证券(TD Securities)的Millan Mulraine表示,这份会议记录的论调,与美联储及其主席伯南克3月20日传递出的“不那么温和的立场”一致。

    “不过,鉴于最近国内经济增长势头有减弱的迹象,美联储目前的立场可能会偏向于比3月讨论时间更久的购买资产。”
   
    **退出策略**

    部分美联储官员,尤其是强硬派,担心购债行动将扰乱市场或助长资产泡沫,引燃未来通胀,或者如果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产生损失将招致政治干预。

    记录显示,这次会议上,部分官员担心未来出售资产时的情况。数名官员认为,不出售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或非常缓慢的出售此类债券,可以减轻金融稳定面临的风险。

    **提前发布**

    这次会议记录意外于周三1300GMT公布,而非原定时间1800GMT,让投资者措手不及,并令人猜测谁会受益于提前看到这份市场极其敏感的报告。

    尽管有极其周密的信息保护措施,这份会议记录还是在周二当地时间下午两点刚过发到了100多人手中。一名美联储发言人称看上去这“完全是个意外”,并称美联储将与市场监管机构联合调查此事。

 

 
0% (0)
0% (10)
上一篇文章:美元疲弱推动国际油价上涨
下一篇文章:人民币收创新高 升值强势未受贸易逆差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