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查询
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 >> 财经资讯 >> 浏览文章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越南降息100基点调控旱涝急转
作者:钟啸   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年07月07日    【字体: 】   
 

  6月初,市场刚刚在担忧新兴经济体是否要经历一波“加息”风潮,而如今新兴经济体通缩政策逐步起效,美欧经济的拖累又加深了人们对经济放缓的担忧。据海外媒体报道,全球通胀最严重的经济体——— 越南突然于4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100个基点至14%。

  这一出乎市场预料的消息,不但清晰地反映了新兴经济体在控制通胀高涨和保增长之间的两难境地,也加剧了人们对市场“旱涝急转”的担忧,不过就中国而言,市场人士预计,6月的通胀率顶多摸高到7%,加息依然难免,不会有货币政策猛然掉头的可能。

  越南经济陷入两难被迫顶16%高通胀率开闸“放水”

  越南高企的通胀已经创下世界之最,根据越南统计总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越南CPI同比大幅增长16.03%。

  越南政府已经多次要求各部门、行业和地方加快落实各项措施,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15%左右,但分析人士预计,今年下半年越南消费价格指数不会出现较大幅度回落。然而根据海外媒体消息,越南央行在4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100个基点,如此大规模地进行“逆向”调控,大大出乎市场预料。

  仅仅在两天之前,越南的《西贡解放报》还援引了越计划投资部部长武鸿福的话,表示了紧缩银根的决心:“虽然上半年越经济仅增长5.57%,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贷款利率虽呈下降趋势但依然很高,严重影响生产经营,低收入人群生活遇到诸多困难,现在放宽银根将极为危险。”不过文中依然透露了这样的细节,“部分企业已建议适当放宽银根,政府将采取措施把非生产行业的资金集中用于生产行业。”

  一方面是高企的通胀,另一方面是市场对资金的渴求,越南经济陷入了无奈的两难。“即使经过此次降息,越南的基准利率依然高达14%,是亚太地区名义利率最高的国家,再加息空间很小。”一位国际市场分析师指出,“况且过度紧缩已经开始影响越南经济了,适当的回调也是必须的。”东方汇理资深经济师柯华齐克也表示,通胀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越南央行降息出人意料,但他同时担忧过度紧缩会适得其反。

  越南统计总局日前公布的数据已经显示,该国今年上半年GDP环比虽然增长5.57%,但同比已经出现了0.61%的下降,据统计,越南今年第二季度GDP增长5.67%,比第一季度增长0.24个百分点,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73%。

  而目前市场人士也不敢保证越南经济是否会继续下调,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曾在其官网上发文预计2011年越南经济增速将由2010年的6.78%放缓至6.25%,而越南政府目前预计今年经济增长6%,甚至要低于IMF的预期。

  除了对通胀感同身受外,越南企业似乎更加担忧越南高企的财政赤字和经常账户赤字,国际收支长期失衡的状态成为越南经济所面临的长期挑战。越南当前的外汇储备仅相当于1个半月进口所需外汇,政府面临巨额贸易和预算赤字,且外汇储备已降至不足两个月的进口额,越南宏观经济形势极具挑战性。

  在上月召开的由政府和私人部门参加的一次会议上,外国投资者纷纷站出来大倒苦水,开始对投资越南持有十分谨慎的态度。

  “许多人已经不担心通胀杀死越南了,因为更多人认为越南经济会在此之前彻底崩溃。”一位不愿具名的经济学家,以此嘲讽即将出台的被称为11号决议的一揽子财政货币紧缩措施,他表示越南经济已经无法再承受单一的紧缩措施,而需要一系列的改革。

  这也就不难理解越南此次的开闸“放水”,行走在治理通胀和保持经济增长的钢丝上,越南在不断地调整着两边的力度。亚洲开发银行曾表示,越南央行目前的加息空间已十分狭小,该国通胀年率将在8月份开始回落。

  新兴经济体同病相怜控通胀与保增长“按下葫芦浮起瓢”

  在反思越南危机的同时,不难发觉,行走在宏观政策钢丝上的何止越南一国,广大新兴经济体可说是同病相怜。

  欧洲债务危机和美国经济增长缓慢令各国央行治理通胀的脚步盘桓不已。瑞士信贷银行本月的报告显示,印度和泰国的出口增长放缓。瑞士信贷银行亚洲区首席经济师陶冬也在香港表示,由于美国经济持续“疲软”,中国的出口在今年夏天可能停滞。

  其他国家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泰国的出口在5月份同比增长17.6%,比4月份的24.6%有所下降;而印度4月份的增长为34.4%,3月份为43.9%。而根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出口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15%;韩国出口大约占到经济总量的一半;在泰国这一数字为60%;台湾则占到约三分之二;澳大利亚的这一比例约为五分之一。欧美经济下行对新兴经济体出口的拖累不容小觑。

  印度央行日前已表明,它可能会放慢其在亚洲主要国家中最积极的货币紧缩政策,并说“政策行动的范围需要在通胀与全球近期发展的逆向运动中取得平衡”。韩国央行董事会成员姜明宪在6月中旬就表示:“如果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加深”,韩国的货币紧缩步伐可能需要放缓。而中国和菲律宾在6月都选择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而不是基准贷款利率,也表明了对经济放缓的担忧。

  此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国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6月份官方PMI从5月份的52.0降至50.9,连续第三个月下降,表明中国制造业活动步伐连续第三个月放慢,与之相伴的是通货膨胀压力有所缓和,这表明中国政府的抗通胀措施开始奏效。

  与此同时,韩国采购经理人指数也出现下滑;而台湾PMI更是大幅下降,当地制造业活动自去年10月份以来首次出现萎缩。同时,日本央行公布的季度短观调查显示,第二季度日本企业景气状况大幅恶化,相关指数出现2009年初以来最大降幅,反映出3月11日大地震给日本经济带来的冲击。

  按下葫芦,浮起瓢。如何在控制通货膨胀与保持经济增长之间寻求平衡,依然是所有亚洲经济需要长期面临的话题。

  ■本埠

  中国难免加息经济硬着陆风险消退

  大多数市场人士认为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的风险。虽然,中国6月份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第三个月下降,但CFLP分析师张立群在一份声明中表示,6月份PMI继续回落主要原因是库存调整。而瑞银证券经济学家汪涛也称,当前的经济放缓只是短期的,因此并不是那么令人担忧。她将经济放缓归因于企业减少库存及中国政府的紧缩措施。

  因此,加息依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槛“只能说经济的放缓让人们的加息预期在减弱,但是在我看来6月CPI增幅甚至会摸高到7%,因此加息依然难以避免。”渣打银行中国经济学家李伟表示,“中国经济的放缓有限,而加息对于降低未来的通胀预期作用无法替代,这也是当前宏观经济调控唯一可行的手段了。”

  而日前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1年第二季度例会也进一步透出了“风声”,央行强调,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及其影响,贯彻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注意把握政策的稳定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节奏和力度。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有效管理流动性,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总量。

  这也更加坚定了人们对于加息的预期,中国银行表示,考虑到物价高位运行,如果继续维持负利率,将不利于消除通胀预期,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因此,三季度可能会非对称加息1至2次,但四季度加息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将有所降低。

  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宏观研究员周文渊也表示,央行表述显示未来物价涨幅将超过预期。预计6月CPI同比涨幅超过6%,下半年即使CPI涨幅回落,月度CPI涨幅也可能在5%之上,央行7月可能加息。

  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在7月4日发布的报告也预计,第三季度猪肉价格环比增速将远超历史同期平均水平,这将导致CPI环比涨幅受强烈的正向冲击。该部此前发布报告认为,下半年仍有加息必要,7月中旬是一个加息时间窗口。(记者 钟啸)

 
0% (0)
0% (10)
上一篇文章:“紧箍咒”下楼市仍僵持 调控效力有待显现
下一篇文章:市场预测欧洲央行将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