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查询
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 >> 财经资讯 >> 浏览文章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巴曙松:货币政策回归稳健在于防止全面通胀
作者:熊建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年12月06日    【字体: 】   
 

    具体来说,第一,在经济上行周期,货币流通速度会趋于加快,存量流动性的释放节奏也会加快,这容易使目前短期内的供给冲击变成明显的货币冲击。因此,尽管短期内货币政策能否抑制通货膨胀尚存疑虑,但对于控制通货膨胀预期而言,却是必要的选择,所以收缩货币将是必然方向。

  但是货币收缩的节奏会相对谨慎,保持一个渐进的步伐,而且由于2011年上半年的通胀压力较大,经济上行的动力相对较足。因此,预计2011年上半年的货币收缩力度相对较紧。目前的调整节奏仍处于相对温和的“存量对冲”阶段,即主要通过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和央行票据的发行,以及信贷的窗口指导等进行存量的收缩。

  第二,对银行信贷和外汇占款进行“增量控制”,旨在保持一个适当的广义货币M2增长率和信贷增速。

  按照历史经验,如果2011年经济增长率在9%—10%间,通货膨胀率在4%—5%之间,广义货币M2增速将大致与经济增速和通货膨胀率之和相等,从政策趋势看,预计可能不再预留灵活调控空间。

  第三,谨慎加息,以及转向以人民币有效汇率为衡量标准的适度升值。

  加息的目标不会过多侧重于纠正短期负利率。加息的选择可参考3个重要指标:GDP增速、通胀预期及加权存款利率

  记者:您预测近期可能加息吗?

  巴曙松: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历史经验表明,通常加息的选择会参照3个目标:抑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抑制通货膨胀、扭转负利率。但在实际操作中,加息通常是非常谨慎的步骤。过去10多年来,一年内连续两次以上加息的情况仅在2006和2007年出现过。其次,存款利率的调整幅度通常高于贷款利率,这反映出加息在纠正负利率、抑制通胀预期的同时,在尽量避免对实体经济的过大冲击。从抑制通胀预期的角度看,加息的目标不会过多侧重于纠正短期负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为负的情况也不应成为判断是否应该加息的主要依据。

  过去10年,中国的短期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况曾出现过3次:2003年11月—2005年3月,持续15个月;2006年12月—2008年10月,持续21个月;2010年2月至今,已持续8个月。

  虽然在这3次负利率期间,均有次数不等的加息,但仍未能纠正一年期存款的负利率,这部分说明纠正一年期存款负利率并非央行的加息的最终目标。相反,不同期限结构的存款负利率的可参考价值则相对较大,而且如果中长期的存款利率由负转正,也更有利于抑制通胀预期。从这个角度判断,与CPI相比,目前一年、二年、三年、五年期存款的加权利率约为-1%。

 
0% (0)
0% (10)
上一篇文章:尚福林表示:全面修订基金法 建立适当私募监管制度
下一篇文章:财经观天下:三大因素或将推动2011年油价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