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查询
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 >> 财经资讯 >> 浏览文章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正逐步退场
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年11月15日    【字体: 】   
 

    遏制通胀将成为未来一段宏观调控的主要着力点。

  11月10日晚,央行决定从16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次上调达到2008年6月17.5%的历史高位,同时不难发现,在过去的40天里,这已经是央行第二次提高准备金率,期间还曾加息0.25.

  显然,此举再次提示我们,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会逐渐退出,而我国的货币政策开始转向。

  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份的经济运行数据,CPI涨幅达到了4.4%。创自2008年10月以来的25个月新高。

  这不难看出,此前一天央行的决定是有的放矢的。遏制通胀现在看来已刻不容缓。

  在这里笔者有必要梳理一下今年以来,笔者在“志勇观察”中就通胀问题的一些观点,从中来判断下一步宏观经济的走势。

  管理好通胀预期,可以说是今年“志勇观察”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联合词组。早在今年的3月,笔者就提出管理好通胀预期,首先要重新解读“宽松的货币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是经济的常态,是在经济刺激政策的大前提下产生的“宽松”,并提出要在适当的时候提前考虑退出“宽松”,这样能使经济不断走向平稳和常态,这也是证明经济是否复苏的一个相对显著的“标志”。紧接着,在年中,就是否进一步实行新的刺激政策引起多方争议之时,笔者明确提出再刺激政策将是一付毒药,其原因很简单,就是出于对通胀预期的考虑。其实,在年中时,很多迹象和经济数据已表明通胀压力在加大。而4万亿已给市场带来明显的反应就是流动性在不断加大,并在上半年提出是否可以考虑在适当的时候加息。

  进入八九月以来,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价开始不断地上涨,虽然只是局部,或是一些单一产品,但势头强劲。这一点,可以说,只要是每周到市场上转一转,或拿着菜篮子到早市或各大超市购物就会有亲身的感受。

  10月公布的9月CPI证明了这一势头的强劲,9月CPI涨3.6%,笔者提出“一场漫长而强烈的通胀预期开始形成”,其意在表达,对通胀预期要有更长远的打算,其潜台词还表明,通胀不是预期的问题,而且是离百姓的现实生活越来越近了,不能抱以幻想,是否会在后两月有所回落,不提前做好最坏的打算,对整个宏观经济不利。同时,笔者还提出不能对3%警戒线做机械的理解,但绝不是可以容忍4%或5%,而是要有这样的预案。

  面对无法遏止的疯涨物价,笔者提出物价上涨已带来民生幸福指数的下降,虽然已加息,但对上涨的物价

 
0% (0)
0% (10)
上一篇文章:七成多企业家预计明年GDP增长逾9%
下一篇文章:中国的财政金融风险都在安全可控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