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查询
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 >> 财经资讯 >> 浏览文章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全球分歧中的中国宏观政策走向
作者:佚名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年10月25日    【字体: 】   
 
于工资上涨、公用品价格调高、更为强劲的需求等,无疑将增加2011年非食品价格的上涨风险。另外,由于近期美元贬值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也将有所增加。

  10月翘尾因素高于9月,所以CPI仍有进一步上涨的可能,但由于加息政策的出台,预计12 月CPI通胀将下降至3%。明年通胀风险很高,如果没有加息政策,CPI可能会超过3.5%,但政策作用下,CPI可能位于3%~3.5%之间,CPI高于4%的可能性不大。

  日报:美联储将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政策背后是通缩风险。而目前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则更多面临的是通胀风险,怎么看待这种格局的并存?

  汪涛: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确面临通缩风险。现在市场预期的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初衷,就是为了避免出现通缩,哪怕出现的概率比较小。

  目前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不错,通胀压力部分来自于其宽松的信贷政策,同时又面临着资本流入。

  沈建光:目前发达国家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加大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并且加大了资金向新兴市场的流入,这又使得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通胀压力加大。因此,未来发达经济体的通货紧缩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通胀会共存一段时期。

  曹远征:因为各国经济复苏进程不一致,导致了各国价格的不一致。新兴经济体的价格是全球资金流动推起来的。

  美国虽然在加大货币供应量,但在无就业增长的特殊情况下,钱就跑到新兴经济体去了。这既导致了美国国内的通缩状况,也导致了新兴经济体出现持续通胀。新兴经济体的通胀原因,不是该国本身货币政策过松引起,而是外部货币政策过松。这些资金受增长差异、利率差异和汇率差异下向新兴经济体流转,把这些国家的通胀推起来。

  我觉得这种通缩、通胀情况可能会长期并存,因此需要国际协调,所以二十国峰会非常值得关注。如果本次峰会上没有协调好货币政策,至少在未来四五年内还会继续存在这种并存格局。

  日报:目前巴西、印度基准利率分别在10%、6%,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则接近零利率,中国是不到3%。你怎么看待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不同的利率情况?在可见的未来,相对于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经济体会维持这种高利率水平吗?

  沈建光:这个问题与上个问题紧密相关。预计未来发达经济体的通货紧缩,与新兴经济体的通胀会共存一段时期,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相对于发达经济体,我认为新兴经济体会维持这种

 
0% (0)
0% (10)
上一篇文章:宏观调控关键在有效打击热钱
下一篇文章:日本出口引擎露疲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