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查询
财经资讯
当前位置: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 >> 财经资讯 >> 浏览文章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9月人民币信贷新增5167亿元 信贷结构正进一步调整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年10月15日    【字体: 】   
 

  10月14日,央行公布的9月信贷数据显示,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5167亿元,落入此前市场预测的4000亿-6000亿元区间。

  9月末,金融 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9.04万亿元,同比增长34.16%,增幅比上年末高15.43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0.05个百分点。本外币并表后,9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41.39万亿元,同比增长33.83%。当月新增本外币各项贷款6368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银行信贷结构正进一步调整。

  表现之一为,随着票据融资的逐步到期,票据负增长正在加剧。

  央行数据显示,前三个季度从分部门情况看:居民户贷款增加1.8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667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7万亿元;非金融性公司 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6.8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4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30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8803亿元。

  记者进一步计算发现,对9月新增信贷贡献较大的,是居民户贷款和公司贷款中的中长期贷款,其中9月居民户贷款增长2700多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中,短期贷款增加了1200多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量为4000多亿元,这几个指标均超出了各自在8月的新增量。

  而票据融资则在8月负增长2764亿元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到负增长约3517亿元。

  这表明,如果扣除票据融资的负增长,银行的实质性信贷仍在有力投放。

  信贷结构的调整,还表现为信贷主力发生了较大改变——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新增信贷明显放缓,预计其他政策性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等为后起之秀。

  根据央行的数据计算,9月国有四大行新增人民币信贷约为1100多亿元,为年内这四大行新增贷款总量的单月新低。(8月四大行新增人民币信贷约为1600多亿元。)

  引起四大行总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中行。据媒体报道,该行前几个月一直高居同业首位,但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仅为30亿元左右,居四大银行之末。

  按媒体披露的数据,其他行较为平稳,建行9月份以440亿元左右的新增贷款,居四大行之首,8月建行新增人民币贷款340亿元左右;工行9月份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新增贷款300多亿元,与8月的380亿元新增投放量相当;农行9月份新增贷款也在300亿元左右,略高于8月200亿元左右的水平。

  中国银行 董事长肖钢近日表示,中行9月新增贷款骤减是因较多票据到期所致,事实上当月其对企业的新增贷款仍与上月持平。

  不仅如此,包括交行、招行、民生、浦发在内的13家股份制银行9月新增信贷也锐减,仅为150多亿元。而8月这13家银行人民币信贷新增了约700亿元。

  因此,国有大行、主要股份制银行9月信贷新增量总共仅为1250多亿元,剩余的约4000亿元人民币信贷则来自其他银行,例如政策性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甚至外资行等。这与以往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占据半壁江山的状况有了明显的区别。


  中国人民银行10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167亿元。这个数字比此前众多经济 学家预测的要高不少,此前市场普遍预期9月份的信贷增长大约和8月份持平,保持在4000亿左右的水平。

  如果计算9月份的信贷增长量,那么中国前三季度的信贷总额已经达到8.67万亿,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19万亿元,翻了一倍多。信贷的剧烈增长也使得截至9月份末的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达到了58.54万亿水平,同比增长29.31%。新增贷款量的出人意料、M2从监管层设置20%左右的同比水平飙升到将近30%,给予资产价格以较强的“安抚”,股市也提早反映这一消息的利好,上证指数14日单日上涨34点(最高涨幅达到2.52%)。

  观察今年信贷量波动及流动性变化,我们可以大致将1-6月份看作是“基建吸收期”,即这个时期的天量信贷投放主要是利用政府平台靠“大强度的基建投资”所吸收,当然这个过程存在很多的争议,认为很多资金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在虚拟经济里面打转。其中代表性的例子是票据融资对信贷变化产生的“扰动”效用,但如果综合九个月的数据来看,票据融资增加额为8803亿元,大约占信贷的10%左右,不算特别异常。

  我们认为,信贷被大强度的基建吸收并不意味着当期基建的摊子同信贷增长是“丝丝入扣”的。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所谓的“机遇原则”,因为较去年之前而言,今年的信贷政策特别宽松,而基础设施投资项目贷款申请者害怕这种“好日子”并不长久,担心未来贷款困难而多贷款,所以呈现出信贷和当期开工项目之间出现一个“数字差距”。

  而7-9月份可以看作是“消费吸收期”,这是今年唯一不存在月信贷量上万亿的季度。基建吸收能力已经开始下降,信贷的环比动力开始衰竭,尽管同比增幅惊人那是因为去年同期基数太低的缘故。这个时期的信贷推动力主要是靠内需的剧烈上升,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贷款部门类的变化,就会发现居民消费类贷款(尤其是中长期消费贷款)异常强劲,大约占月信贷额的一半左右,坦率地说,就是房地产 贷款的抢眼表现。

  再考虑海关提供的1-9月份进出口数据。尽管进出口同比降幅慢慢收窄,但如果考虑到放假方式的不同,今年9月份的工作日比去年要多,而10月份的工作日肯定要比去年要少,那么10月份的同比下降幅度至少要超过22%以上,这意味着我们没有看到外贸强劲好转的苗头。于是,拼成整体的总需求未来图景是:投资拉动开始变小、消费稳定上升但主要依赖房地产、外贸并没有太剧烈的好转。那么,如果10月份以后的房地产市场表现不好,那么10月份的经济数据肯定将差于9月份。

  现在是一个微妙时期,尽管政策层会继续保持宽松货币政策,并不“封顶”总信贷量,但是货币的过度注入依然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不合乎科学调控的逻辑。央行近来已经悄悄加大了公开回笼的力度,监管层正努力让四大银行降低信贷规模(9月份四大行只放贷千亿,主要是中小银行抢占消费信贷市场)。同时,政府的财政收入降幅依然不小,而此轮基建导致的信贷扩张,主要是以政府财政作为“撬动的”支点,财政收入是还款的重要来源,如果财政收入不济,那么当银行觉察到这一点,它们会考虑继续调低放贷能力。

 
0% (0)
0% (10)
上一篇文章:湖北省前三季度CPI降幅收窄
下一篇文章:国土部摸底海外矿权规模 目的地国风险难测